布藍妮
Pageviews 177324相關推薦
瀏覽紀錄
文章瀏覽數 : 1473
文章轉貼數 :
國內市場發展觀之,最近兩年正以驚人速度成長,76年52%,77年預計達26%之多, (已如前述 ),但小汽車之普及率僅及 12人擁有一輛小轎車,而美國已達每2人中有一輛,日本每3人中有一輛...
世界汽車工業已經過三次大轉型期 : 50年代以前,美國以大量生產力式,擴大經濟規模,產品行銷全球 ; 60至70年代,歐洲國家汽車工業興起,產品朝多樣化生產,講究外型、品味、功能性; 到了70年代以後,由於兩次能源危機,日本汽車以輕便、省油、品質好、價格低廉之強大優勢,橫掃歐洲汽車市場,汽車生產銷售量獨霸全球。最近幾年,石油仜格趨穩,日幣對美元大幅升值,致使全球汽車市場呈現美、日、歐三足鼎立之勢。就全球汽車需求及競爭趨勢而言,雖然汽車受到能源、污染、交通道路等諸多因素之限制,但其為人類主要交通、運輸工具之型態仍未改變。
據經濟合作開發組織(OECD)之估計,公元2000年全球汽車市場年需求將達6,700萬輛之多 ( 其中轎車約占70% ) ,以1987年全球 4600 萬輛數目計算,每年平均成長率為3%,可見世界汽車市場仍相當廣大。就國內市場發展觀之,最近兩年正以驚人速度成長,76年52%,77年預計達26%之多, (已如前述 ),但小汽車之普及率僅及 12人擁有一輛小轎車,而美國已達每2人中有一輛,日本每3人中有一輛,與先進國家相較,我國汽車市場正處於成長期,發展空間極大。尤其是我國國民所得已超過6000美元。
汽車普及之時代已經來臨,汽車工業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。就汽車工業的發展趨勢而言,有下列幾個重點方向。
(一)開放進口地區限制,以達公平競爭
目前雖基於成本、品質、國際貿易逆差等因素之考慮,有不可由日本地區進口之限制,唯在政府自由化、國際化政策之下,降低進口關稅,開放進口地區限制,以達公平競爭的自由化政策目標是可預期的。
(二)國際合作、分工是必然的趨勢
近年來由於世界各大汽車企業集團全球經營策略之影響,以及國際間貿易保護主義之瀰漫,各個集團在比較利益的原則下進行國際分工,在研究發展、生產技術、零件供應,行銷管道上互通有無,共同生產同一車型在各國同時銷售,一方面可降低成本,另一方面可打破保護主義、關稅障礙及解決貿易不平衡之問題,是故作國外大廠之OEM或在台生產某單一車型行銷全世界都是可能的發展趨勢。
(三)積極拓展汽車及零組件外銷
由於國內汽車市場狹小之限制,汽車生產量一直無法達到經濟規模,如果要達到經濟產量,只有外銷一途,各大汽車製造廠無不朝此目標努力邁進,福特人和TX3小轎車外銷加拿大,三富汽車作 GM 之 TROOPER四輪傳動吉甫車回銷美國,即是列證。另外汽車零件工業最近殘年來亦有長足之進步,零組件的外銷數量及品質的提昇已漸為國外所接受,零組件外銷金額的特級增加,亦有助於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,政府在汽車工業發展方案中,也訂定許多獎勵外銷的措施,如(1)外銷汽車不限自製率。(2)汽車廠得以外銷汽車及供原廠零組件所得淨外匯,充抵自製率。(3)整車及零件外銷得申請輸出入銀行180天以上外銷融資等。
(四)培訓研究發展人才,尋求技術獨立自主
國內汽車廠除裕隆成立工程中心,大量投入研究發展經費,從事新車設計開發,以尋求技術獨立生根之外,其他汽車廠商在研究及發展方面的經費比率尚少,技術仰賴國外合作廠家,無法自主,對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,造成一個瓶頸,以致外銷市場亦難以突破,今後各廠家勢必大力投資研究及發展之人才培育及技術的開發,以尋求獨立自主、技術生根,所以從事研究、設計工作者人數將逐年增加。
(五)提昇售後服務能力
由於進口車逐年大增,給國產車形成強大的競爭壓力,就國內總市場而言,市場需求量正急速擴增中,各競爭廠商除了致力於產品競爭能力、產品品質的提昇之外,經銷商的銷售力,服務態度的改善,售後保修服務品質的提昇,都是業者努力改善的重點,誰的服務好,誰就能嬴得客戶的滿意,市場銷售自然暢旺,80年代是行銷導向的時代,投入汽車業,良好的售後服務品質,已被視為成敗關鍵重要的一環。
完成答題賺1分,給個讚再賺1分,轉發此文賺3分,看越多文賺越多。
布藍妮
Pageviews 177324Britney Sowhat(布藍妮要怎樣)是一位說得比唱得好聽的部落客。歡迎到我的Facebook逛逛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ritneysowhat/ 合作邀約由此進 memocd@gmail.com
相關推薦
瀏覽紀錄